電力調度數據網是電網調度自動化和管理現代化的基礎,是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和經濟運行的關鍵手段。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它在協調電力系統的發電、送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等各個組成部分的聯合運轉,以及確保電網安全、經濟、穩定和可靠運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基于對電力調度數據業務的深刻理解,光信電力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符合電網接入要求的調度數據網和安全防護解決方案。
為建立通向省地調的調度數據網絡通道,發電廠(變電站)調度自動化系統需配置兩套調度數據網絡設備,每套設備包括1臺路由器和1臺交換機。通過兩個不同路由的2個2M通道接入省調接入網和地調接入網,以滿足發電廠(變電站)與電網調度側的網絡通信需求。根據二次設備安全防護系統建設方案,發電廠(變電站)還需配置兩套二次安全防護設備,以實現調度自動化系統的二次安全防護。
在安全I區的設計中,通過在數據網地調接入網的安全I區鏈路上部署縱向加密認證裝置,即在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安全I區鏈路之間設置縱向加密認證裝置,實現地調接入網I區業務系統的縱向雙向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和訪問控制。對于安全II區的設計,同樣在數據網地調接入網的安全II區鏈路上部署縱向加密認證裝置,通過在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安全II區鏈路之間設置縱向加密認證裝置,實現地調接入網II區業務系統的縱向訪問控制。
調度數據網設備包括以下設備:
調度路由器
縱向加密認證裝置
實時數據網交換機
非實時數據網交換機
防火墻
入侵檢測裝置
網絡安全監控裝置
相關閱讀:
11月14日,遼寧大連,中國東北地區首條630平方毫米截面積海纜輸電線路66千伏王海線在大連長海縣成功送電,這將為中國唯一海島邊境縣帶去更加充足的電力保障。
長海縣地處遼東半島東側,是中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海底電纜是陸地向島上輸送電力的唯一通道。1980年,35千伏城子坦至大長山的海底電纜成功敷設,徹底結束了長海縣地區無長電的歷史。但由于其投運時間較長,絕緣水平已不能滿足系統運行要求,加之當地電力負荷快速增長,原有海纜無法滿足其它供電線路出現故障時的負荷倒換需求。
66千伏王海線線路改造工程總投資2.02億元人民幣,共計改建輸電架空線路5.067公里、新建海底電纜20.11公里。工程自今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11月14日正式竣工投產。施工過程中,克服了海島交通運輸難、海域海況天氣復雜等種種難題,歷時8個月的艱苦施工,確保了工程按期投產。
據悉,66千伏王海線順利投產后,長海縣供電能力將增加1倍,有效提升了地區供電的可靠性,并正式開啟了東北地區海纜智能運維管理的新階段。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