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氫能網不完全統計,4月共計16個氫能項目傳來消息,涉及氫能制儲輸用多個領域,詳情如下:
簽約
4月,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與江蘇富仕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協議,建設綠氫智慧能源一體化示范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15萬噸綠氫、60萬噸綠色甲醇和40萬噸綠氨項目。據了解,該綠氫智慧能源一體化示范項目計劃總投資62億元,主要生產綠氫、綠色甲醇和綠氨。項目計劃開工時間2025年7月,竣工投產時間2026年7月。
4月17日,中核匯能與遼寧省大石橋市委書記等主要領導開展高質量推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進行交流座談并舉行該簽約儀式。
該項目是中核集團氫基新能源一體化戰略的關鍵核心,通過科學規劃助力大石橋市能源賦能轉型與氫醇低碳化應用,為打造大石橋市經濟增長新引擎、產業升級突破口和“雙碳”目標實踐標桿貢獻中核力量。
獲批
4月8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利源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提交的巴彥淖爾利源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園區電解水制氫項目工業項目備案(發改)項目,準予備案。該項目總投資312500萬元,計劃建設起止年限為2025/09至2027/12,該項目占地750畝,總建筑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建有電解車間、純化與壓縮車間、安裝電解水制氫裝置、水處理車間、氫氣儲存設施、消防設施、給排水設施、生產配套及輔助設施,建成后年產25萬噸氫氣項目。
4月9日,君正清潔能源(阿拉善)有限公司綠氫制60萬噸/年綠色液氨示范項目(一期5萬噸/年)獲備案。該項目以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后進行綠色甲醇和綠色合成氨的生產,屬于可再生能源化工利用工藝路線。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總規模60萬噸/年合成氨裝置,項目分二期建設,本期建設5萬噸/年合成氨,裝置操作彈性50%~110%,年設計運行時間8000h。
4月17日,位于內蒙古包頭市的水木明拓綠氫制60萬噸綠氨項目備案獲準,該項目由水木明拓(達茂)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施,計劃總投資12億元。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包頭市達茂零碳園區巴潤產業園,建設規模為年產60萬噸綠氫合成氨,建設60萬噸綠氫合成氨生產線,配套建設制氮、脫鹽水、循環水、余熱發電系統,變電站,辦公生活區等相關配套設施。
4月18日,黑龍江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信息顯示,樺南風電制氫合成綠色甲醇一體化項目通過備案。總投資59.87億元,該項目法人單位為黑龍江粵樺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樺南風電制氫合成綠色甲醇一體化項目總規劃建設50萬噸/年綠色甲醇項目,分為兩期建設,本期建設規模及內容包括集中式新能源、電解水裝置和化工合成,包括750MW新能源發電(離網部分)、25萬噸/年綠色甲醇合成裝置,同步建設250MW并網風力發電項目。
開工
4月2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區花山氫能綜合能源站示范項目在曲靖市沾益區順利舉行開工儀式,標志著項目正式開始建設。該項目由電投公司所屬配售電公司與云能資本共同組建的節能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達2800萬元,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花山鎮,是云南省首個具備1000kg/天加氫能力與1080千瓦充電能力的氫能綜合能源站。
4月,內蒙古通遼市100萬噸/年液化天然氣及應急儲氣調峰項目開工,該項目由新疆巨融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達27億元,選址通遼市承接產業轉移開發區科左后旗園區,主要建設一座產能為100萬噸/年、加工天然氣能力為480萬方/日的液化天然氣工廠。同時在通遼市范圍內配套建設20余座加油、加氣、加氫及充電綜合服務站,并配置300余輛LNG運輸槽車。
4月,“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二期項目重要建設工程——寶通街次高壓純氫管道工程在濰坊市高新區正式開工建設。該輸氫管道是高新區輸氫管網示范工程的核心主管道,由濰坊市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組織、濰坊高新華潤燃氣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工程總投資約1000萬元,干線總長5.2公里,設計壓力1.6MPa,管徑DN200,設計輸氫能力達3萬噸/年。
4月15日上午,由寧夏嘉澤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80億元的綠氫醇航油化工聯產項目在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化工園區正式開工。據了解,綠氫醇航油化工聯產項目主要以生物質秸稈為原料,經發酵生產綠色乙醇,催化合成綠色航油。項目建成后可達到年產綠色甲醇45萬噸、綠色乙醇15萬噸、綠色航煤12萬噸的規模,預計年產值約6億美元(43.8億人民幣),納稅3億元以上,帶動直接新增就業800人,間接就業2000人,可有效消化農林廢棄物,帶動雞西市綠色精細化工行業的深層發展。
4月15日,由河北冀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內蒙古冀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子王旗年產50萬噸綠氨建設項目開工。內蒙古冀眾新能源四子王旗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項目,利用風光發電、電解水制氫、氫制合成氨。包含新能源風光項目2400MW,配套建設40MW/80MWh電化學儲能,配套建設綠電制氫及合成氨裝置,制氫192000Nm/h、儲氫罐79.2萬Nm、20萬Nm/h的制氮空分,合成氨裝置年產量50萬噸/年。風電光伏場區設4個35KV/220kV升壓站、2個220kV/35KV降壓站,用于制氫供電。
投產
4月,中國電建承建的南山電廠氣電擴建項目5號機組完成試運行,標志著我國首臺應用全球真空壓力浸漬技術的500兆瓦級全氫冷發電機組建成投產,將有效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和清潔能源島建設。
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發電量約26.86億千瓦時,能夠滿足海南南部區域電力負荷需求。與同等裝機規模的超凈燃煤機組相比,每年可減少標煤耗量約2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6萬噸,為區域綜合能源服務、綠電交易等新業態提供核心支撐,助力海南建設清潔能源島2.0版。
4月14日,中國石化宣布,我國首條跨區域氫能重卡干線當日正式貫通,并將開始常態化運營。這條西部陸海“氫走廊”始于重慶,最終抵達廣西欽州港,全程約1150公里,中途設有4座加氫站,將帶動重慶、貴州、廣西周邊中短途支線物流應用場景,是我國西部地區氫能產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4月,中國化學華陸公司EPC總承包的新疆中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0萬噸/年甲醇項目舉行投產儀式。該項目總投資59.91億元,采用國內先進的煤化工技術,主要以荒煤氣及篩下物煤粉和焦沫為原料生產甲醇,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的特點。
4月25日,氫舟綠能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的江蘇江陰高新區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裝備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圍繞新型隔膜、高性能電極、雙極板等產品開展優化設計,以減少電解槽重量和能耗,降低電解制氫的成本。作為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新能源科技企業,公司依托自主研發團隊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院所的技術支持,重點攻關電解槽結構優化與材料創新,顯著降低制氫設備運行成本,現已掌握電解槽設計、高壓容器制造、氣體純化等全流程技術,并獲得中集集團、中車集團等央國企的長期訂單,首期產品將應用于綠電制氫示范項目。目前企業已有大量訂單在手,投產之后將加緊生產。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