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主變壓器溫度正常,呼吸器運行正常。”10月9日,在河北1000千伏特高壓保定變電站,運維人員開展設備全面巡檢和紅外測溫工作。9月14~29日,國網河北超高壓公司百余名作業人員對特高壓保定變電站開展全方位精益檢修,讓站內設備以健康的狀態迎接冬季用電高峰。
特高壓保定變電站是1000千伏張北—雄安特高壓交流工程的落點站,是1000千伏鄂爾多斯—海河、張北—邢臺特高壓交流工程的交匯點,也是華北特高壓“西電東送”的第一級落點。自2016年投運以來,該站已安全運行超過2000天,累計傳輸電量1405億千瓦時。
走進特高壓保定變電站,猶如進入一片鋼鐵“森林”——避雷器、電壓互感器、高抗套管高高聳立,弧形跨線、長長的管母線穿插其間。本次檢修中,更換1000千伏定臺Ⅱ線B相高抗套管是一大難點。作業過程中兩輛吊車需相互配合,在林立的設備中吊起長13米、重8噸的套管,再將套管放入直徑30厘米左右的升高座。
國網河北超高壓公司變電檢修專業員工劉洋是套管更換現場作業負責人。為了安全高效地更換高抗套管,在檢修開始前一個月,他和同事就做好準備。“為滿足吊車距離1000千伏帶電設備不小于13米的要求,我們在現場勘查中細致規劃了兩輛吊車的位置,編制了140頁的套管更換工作方案,列出了每個作業環節的安全注意事項。”劉洋介紹。
9月15日,套管更換作業當天,劉洋和吊車指揮員侯憲龍早早到了現場。“作業空間有限,如果兩輛吊車的配合稍有不順,陶瓷材質的套管就容易出現傾斜。”侯憲龍說。來自不同專業的30多名作業人員在相應位置待命。兩輛吊車按照地面標識停放后,侯憲龍檢查吊繩綁扎套管情況,確認牢固后才示意吊車起吊。嶄新的套管隨著吊臂緩緩升至一米多高,作業人員迅速上前拆除輔助吊具。隨后,吊車將套管吊至與地面垂直的位置。
吊裝專責監護人劉學堃一邊關注高空作業情況,一邊盯著手中的北斗預警裝置終端顯示屏,上面顯示著吊車與帶電設備間的距離。“吊裝作業是今天的難點和重點。安全監護人在地面很難用肉眼判斷吊車與帶電設備間的距離,因此我們在吊臂頂端安裝了北斗預警裝置。它能實時監控作業安全距離,一旦超出設限范圍,就會自動發出告警。”劉學堃介紹。如今,安全監護人使用的北斗預警裝置終端已經是升級后的第三代產品,信號更穩定,精準度達到厘米級別。套管吊裝就位后,穿好防塵服的作業人員進入高抗油箱內部,小心翼翼將引線和等位線與套管接線座連接。13時左右,定臺Ⅱ線B相高抗套管全部更換完成。
在為期16天的檢修中,國網河北超高壓公司作業人員完成了隔離開關絕緣拉桿更換、高抗套管在線監測裝置安裝、線路綜合檢修試驗及保護檢驗等項目。(龐彥娟 李寧遠 張美玉)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