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疆電(南疆)送電川渝特高壓直流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克拉瑪干沙漠新能源基地是國家規劃建設的以沙漠、戈壁、荒漠 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之一,具備新能源資源轉換成電力送出的條件。川渝地區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也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示 范區,但是能源供需矛盾較為突出。根據電力平衡計算結果,考慮現役、核準在建、納規電源及已明確外部協議電力,川渝電網存在一定電力缺口。
本項目的建設將南疆地區電力跨區域輸送至川渝電網
為減少線路損耗,提高項目輸電效率,本項目采用柔性直流技術方式送出,額定電壓800kV,額定功率8000MW,項目具有電壓等級高、輸送容量大、輸電距離遠等特點。
本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送端800kV若羌換流站(以下簡稱“若羌換流站”,含配套送端接地極系統、35kV換流站站外電源線路、10kV接地極電源工程);新建受端800kV福祖巖換流站(以下簡稱“福祖巖換流站”,含配套受端接地極系統、35kV換流站站外電源線路、10kV接地極電源工程);新建疆電(南疆)送電川渝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約1995.6km;另涉及110kV、220kV交流線路遷改工程共4條,遷改線路路徑長度合計約9.5km。
本項目直流線路起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若羌換流站,止于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福祖巖換流站,直流線路、接地極線路和配套遷改線路途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格爾木市、都蘭縣,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沁縣、甘德縣、久治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壩縣、紅原縣、黑水縣、茂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安州區、涪城區、三臺縣、游仙區),涉及3省(自治區)6市(州)18區縣(市)。
項目計劃于2025年12月開工建設,2027年前后建成投運。2024年6月,本項目啟動可行性研究工作。2025年xx月,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電力規劃總院有限公司以電規電網〔2025〕xxxx號文報送了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意見。目前,正在進行初步設計工作。
換流站工程
800kV若羌換流站新建工程
(1)若羌換流站
若羌換流站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采用全柔性直流方案,雙極設計。換流變壓器容量(12+1)375MVA+(6+1)750MVA,額定換流容量8000MW;800kV直流出線1回,接地極出線1回,750kV交流出線10回;直流場設(8+1)臺限流電抗器、(24+1)臺橋臂電抗器、1組阻塞回路電抗器;交流場幅相校正器容量1350Mvar,750/10kV站用變壓器2臺,容量250MVA,35kV站外電源變壓器1臺,容量125MVA。
(2)接地極和接地極線路
送端接地極極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約67km,鐵門關市米蘭鎮以南約28km;極環采用水平淺埋、雙環圓形布置。接地極線路設計電壓等級35kV,線路長度約51.0km,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和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境內。
(3)35kV站外電源線路
若羌換流站站外電源由塔東220kV變電站35kV母線引接,新建1回塔東變~若羌換流站站用變的35kV站外電源線路約11.5km,其中架空線路11km,電纜線路0.5km,均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境內。
(4)接地極電源線路
送端接地極電源由第二師鐵門關市阿金35kV變電站備用間隔引接至送端接地極極址,新建1回10kV線路約10.7km,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和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境內。
800kV福祖巖換流站新建工程
(1)福祖巖換流站
福祖巖換流站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采用全柔性直流方案,雙極設計,緊鄰規劃1000kV川北特變電站建設。換流變壓器容量(6+1)750MVA+(12+1)375MVA,額定換流容量8000MW;800kV直流出線1回,接地極出線1回,1000kV出線2回,500kV出線5回(本期3回);直流場設(8+1)臺限流電抗器、(24+1)臺橋臂電抗器、1組二倍頻阻波器;交流場500kV區域幅相校正器容量1300Mvar,1000kV區域幅相校正器容量1300Mvar,500/10kV站用變壓器2臺,容量240MVA,35kV站外電源變壓器1臺,容量125MVA。
福祖巖換流站和川北特變電站均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且已納入國家電力規劃的基礎設施工程,其中福祖巖換流站屬于本項目工程組成,川北特變電站屬于川渝1000kV特高壓加強工程,正在同步開展前期設計工作,開工時間接近,預計同期投產使用。根據電力系統論證,福祖巖換流站交流側采用500kV線路和1000kV線路分層接入川渝電網,分別采用接入其中高端換流變以3回500kV線路接入白泉變電站,低端換流變以2回1000kV線路接入川北特變電站以利用川渝1000kV特高壓加強工程的川北特~涪陵通道實現送電至重慶。由于福祖巖換流站和川北特變電站系統落點接近,為節約工程投資和線路走廊,福祖巖換流站和川北特變電站采用鄰建方案,兩站按照統一場平標高進行設計,采用1000kVGIL管廊相連,共用1000kV配電裝置(布置在川北特變電站內),為便于建成投運后的運維管理,兩站之間設置2.5m高實體圍墻。
(2)接地極和接地極線路
受端接地極極址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信義鎮阮家堰村,極環采用水平淺埋、雙線型布置。接地極線路設計電壓等級35kV,線路長度約46.5km,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三臺縣、游仙區境內。
(3)35kV站外電源線路
福祖巖換流站站外電源由福泉110kV變電站引接,福泉變電站擴建35kV間隔1回,新建1回福泉變~福祖巖換流站站用變的35kV站外電源線路約7.5km,其中架空約3.3km,電纜約4.2km,均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境內。
(4)接地極電源線路
受端接地極站用電源由10kV劉鎮線踏水橋村支線31-20#桿T接1回10kV線路,線路長度約0.15km,均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境內。
輸電線路工程
800kV直流線路新建工程
疆電(南疆)送電川渝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新建工程途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44.3km)、青海省(1298.9km)、四川省(452.4km)3個省級行政區,線路全長約1995.6km,曲折系數1.17,沿線海拔在447.6m~4800m之間。
交流線路遷改工程
本項目涉及4條交流線路遷改工程,包括:①110kV塔東米牽二線遷改工程: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境內,拆除線路約1.4km,新建線路約1.5km;②220kV塔東澤一線遷改工程: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境內,拆除線路約1.2km,新建線路約1.3km;③220kV石槽一、二線遷改工程: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境內,拆除線路約4.9km,新建線路約5.0km;④220kV高賴線遷改工程:位于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境內,拆除線路約1.4km,新建線路約1.7km。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